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导致储能梯次利用难
时间:2018-09-11 来源:admin
储能电池比动力电池要求高得多,现在1500—2000个循环就足以满足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,但储能电池的要求是至少8000个循环。一直以来,行业有一种误解,认为过剩产能所留下来的库存动力电池都能被用到储能上。
据研究统计,2018年前7月共计生产45.5万辆,同比增长84.2%;实现装机18.8GWh,同比增长137%,动力电池前十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已达90%以上。其中,CATL的占比不断提高。SPIR预计,未来二到三年,市场集中度将由集中走向分散,然后再走向集中化。行业预计,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达到210万辆,对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为101GWh。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就已经超过了200GWh,但是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%。
2018年上半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无论是电池材料还是电池本身出货均显著弱于终端增长,上游原材料及辅料出现快速降价的情况。比如一向生猛的“钴奶奶”9月的报价已跌至47万元/吨,4月初便开始便由涨转跌,至今跌幅已超过25%,市场情绪随之转弱。相关部门认为钴价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,全产业链备库存力度较大,导致中游总体处于去库存的状态。随着下半年车企普遍进入销售旺季,长达半年多的持续去库存之后,目前电池厂的库存状态应该在合理区间。此外,2018年新执行的补贴方案将最低续航里程要求由2017年的100公里调整到150公里,电池系统的最低能量密度要求由2017年的90Wh/kg调整为105Wh/kg。车企提前停止生产低续航里程的车辆,导致一批电池“被下岗”。
很多人说过剩产能是可以用到储能上去的,实际这里有很大的误解,储能电池比动力电池要求高得多,现在1500—2000个循环就足以满足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,但储能电池的要求是至少8000个循环。落后的产能可能会逐渐被淘汰。影响电池梯次利用的一大障碍是电池规格的不匹配,现在电池的型号不一,配组时需要的电池量基数将很大,筛选、配组和加工的成本仍相对较高,只有少数技术成熟的企业才能获取经济效益。
不能用于储能和低端电器的电池最终只能通过回收,拆解其中的贵金属进行梯次利用。目前磷酸铁锂的拆解效益很小,最有价值的市场在三元锂电池方面。电池回收现在还存在成本方面的问题,比如碳酸锂的价格只有在10万/吨以上回收才能保本,不过相信随着回收技术的进步,回收的价值会越来越大。